教育信息化已经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路,随着国家的重视与投入不断提高,数字校园建设不断完善,校园应用系统也开始呈现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的状态,学校环境、资源、沟通的数字化范围变得空前庞大。然而,数字校园的扩张也逐渐带来了一些问题,那就是电子校务没有充分拉通各院系的业务系统,信息流程割裂无法互通,资源重复投入而缺乏整合,复用性不强。这些问题普遍表现为软件资源、硬件资源、人力资源三个维度的整合不足。
软件资源整合不足—不同部门,不同业务系统由不同院系部门负责建设,造成信息编码不统一,流程难互通,形成了一座座信息孤岛。而这些孤岛造成全校信息数据挖掘难,无法利用信息技术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撑,无法为校领导的管理与决策提供有效支撑。
硬件资源整合不足—不同系统构建独立物理子网,比如一卡通系统、安防系统、某某院系特有业务、某某科研课题、远程抄表系统等等都建立了一套独立物理网络、独立的服务器资源,甚至是独立的机房,这些系统星星点点分布于学校各个角落。服务器资源无法横向共享,CPU、内存等计算资源无法整合,网络资源无法整合,不仅造成信息化投资大、而且造成故障点多、维护难等诸多问题。
人力资源整合不足—各院系信息化人员难以有一个自而下,面向全局的IT建设统一思路,往往各自为政,只顾"小家"不顾"大家"。而且各院系信息化人员水平参差不齐,各信息系统效用难以均衡发挥。
循序渐进, 向云迁移
云计算是一种新的IT资源提供模式,它可以帮助学校以新的方式组织割裂的信息资源,按照各部门各用户所需,定制化交付服务。我们来共同探讨校园IT向云模式迁移的思路。
前提
IT资源大集中—学校只有建立了数据大集中的资源中心,将各院系分散IT系统整合,消除原有院系IT短板,才能有全局统一IT架构,才有可能交付更高质量的服务、才能降低建设成本。
方法
IT资源虚拟化—只有虚拟化才能按需交付,只有虚拟化才能易扩展。虚拟化技术可以把用户所需的软件、硬件资源虚拟化,资源在后台资源池中动态分配出来。同时也为学校降低投入、降低资源闲置率,提升核心业务提供资源保障。
目标
按需交付IT服务—资源可以无障碍被获取,资源与使用者要合理匹配。院系不再关心建设维护IT系统,而是关心业务能否得到IT系统的支撑保障。各院系将回归IT用户的角色,不再为本不属于他的IT建设、维护任务而分散精力。
虚拟化可以包含方方面面,从服务器虚拟化到网络虚拟化,从存储虚拟化到桌面虚拟化等等都是把一类IT资源动态整合,再合理分配给相关用户与部门。而校园建设云将会着重两个层面:云数据中心,包括虚拟机交换、迁移、管理等一系列问题;云网络,包括不同云用户如何合理获取相关资源的权限,如何保障他们无障碍使用云的服务等问题。
"云"动未来校园
通过向云迁移,学校将各类IT资源有序整合,并按需交付服务给各院系及个人用户。这一变化的价值将在多个层面得到体现。
学校层面:
网络中心层面:
师生用户层面:
信息化主管层面:
九州泰岳以方案的不断创新,整合各大厂家产品资源结合客户实际应用需求,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和服务!